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协会要闻 >  正文 > 

中国信托业协会“媒体走进信托公司”第四期活动在上海信托成功举办——坚守信托本源、服务国计民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长期主义工具

2025-11-03 浏览量: 作者:中国信托业协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展示和推动信托作为中国特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美好生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2025年10月30日,由中国信托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主办、上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际信托)承办的“媒体走进信托公司”第四期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16家国内主流媒体记者、协会党委书记、专职副会长(常务)刘峰参与此次活动。

调研环节中,媒体记者实地考察了上海国际信托历史沿革及转型成果展以及上海国际信托所在的具有近百年历史的历史保护建筑——上投大厦(原大陆银行大楼),详细了解了改革开放后以其为代表的信托公司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特色金融体系建设的波澜壮阔历史,近距离接触大陆银行保管金库、议事厅,感知厚重的中国近代民族金融发展历程。

1.jpg

图  媒体记者实地考察上海国际信托司史成果展

对话环节中,上海国际信托党委书记、总经理陈兵向媒体记者介绍了信托行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他指出,中国现代信托业源起于20世纪上半叶与银行及保险的混业经营,逐渐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是百年中国资管发展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后,以上海国际信托为代表的信托公司在对外筹措建设资金、推动浦东开发开放、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外资外商、组建各地金融国企等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推动了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2018年以来,信托行业加快回归本源业务,推动资产服务、资产管理和公益慈善三大业务领域转型,承担了越来越大的国计民生使命。他阐释了上海国际信托紧密围绕国家及地区重大战略、围绕监管政策导向、围绕市场及客户需要,始终以投资者合法利益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及以“利他”为导向的党建和受托人文化。他指出,上海国际信托践行长期主义,推动信托服务“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在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和社会治理三大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功能价值,在财富管理信托账户、资本市场标品业务、长周期科技股权投资、慈善信托等领域持续引领行业、取得突破。

 2.jpg

图  高管对话现场

刘峰书记表示,本次媒体进信托公司活动,旨在让社会各界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后中国信托行业4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在不同发展阶段担负的功能使命。他肯定了上海国际信托作为行业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企业,践行金融初心、坚持回归本源,行稳致远、守正创新的实践成果。他希望构建新闻媒体与信托公司之间的沟通平台,挖掘有深度、有价值的信托转型故事,展现新时期信托行业勇担使命、锐意创新的良好风貌。他强调,在信托业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信托行业“1+N”制度体系的不断建构健全,信托公司应进一步明确自身定位,发挥信托制度功能价值,利用股债投融资功能,链接社会资本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信托在财产隔离、养老传承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拓展基于信任的财富管理服务;强化信托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用,创新各类信托工具积极服务社会治理。

与会媒体记者和上海国际信托高管,分别就新形势下信托的功能定位、养老金融普惠化、慈善信托与公益基金差异化协作、不动产信托的实践与痛点、家族信托的法治保障、私募REITs价值链提升、新型风险管理及人才专业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座谈研讨。

上海国际信托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吴海波、邹俪,董事会秘书、工会主席黄文峰等有关同志参加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