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邮箱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信托公司增资需求降低 通道业务压缩转型主动管理
2018-11-06 作者:杜丽娟 来源:中国经营网 浏览量:

在监管逐渐趋严背景下,信托公司已经不能单纯依靠规模扩张来实现战略转型,各大信托公司对增资的需求也有所降低。

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大多数信托公司已完成增资,对资本补充的需求已不再迫切。“去通道、降规模”成为信托公司新的共识。

随着资管新规的发布,信托公司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正在成为其战略转型的重要内容。

普益标准信托研究员吴红丽表示,现阶段,去通道和去嵌套是监管重点,信托公司想要巩固和提升自身比较优势,需要努力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包括投资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此背景下,净值型产品成为其转型的一个方向。

增资规模下降

截至2018年6月30日,共有6家信托公司完成增加注册资本的行动,其中华润深国投信托增资50亿元,成为该阶段增资最大的信托公司,并跻身100亿元注册资本行列。

对比这一规模和2016年仍有差距。彼时,出于对新进战略投资者所提供资源的迫切需要,信托公司纷纷加大新股东的引入热潮。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共有21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注册资本增加总额364.95亿元。2017年有18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注册资本增加总额308.65亿元。截至2017年底,68家信托公司平均注册资本近36.68亿元,较2016年的30.8亿元显著增长。

但进入2018年后,信托公司的增资出现下降态势。截止到今年上半年,仅有6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合计增加注册资本129.93亿元。

吴红丽认为,信托公司作为典型的以央企或国企占主导地位的金融企业,除了推动其他产业向混合所有制经济转型发展,自身向市场化经济的转型发展亦成为本轮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一环。

她分析,在大部分公司都完成一轮增资后,增资潮逐渐褪去,战略转型发展、组织架构重建、重组闯关资本市场成为信托行业新的改革方向。

对于信托公司来说,战略转型固然是一个改革方向,但在国家去杠杆背景下,信托公司的增资潮褪去,恰反映出当前证券市场整体低迷的现状,对战略投资者来说,具有投资价值的定增机会偏少。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信托研究专家唐春林认为,上市公司定增业务体量有所下降,和信托公司本身的参与意愿降低有关。特别是一些信托公司陆续暴露出兑付问题,使得信托公司在投资时更加谨慎,并尝试向事务管理类等新兴业务拓展。“信托公司对证券业务的参与意愿大不如前。”

此外,从投资者角度看,大部分投资者偏理性,对高风险的信托产品持保留态度。

唐春林认为,信托公司定增的资金主要通过信托产品向投资者募集,定增类信托产品的底层资产风险较高,使信托产品的到期兑付存在不确定性。

“这种模式很难获得投资者青睐,融资途径受到一定限制,也是信托公司必须面对的问题,多种因素导致信托公司参与定增较之前大为减少。”

私募基金发展

“资管新规出台以后,传统通道业务模式难以为继,信托公司开始向主动管理和净值化转型,但这个过程对公司的组织架构、人才队伍以及信息系统建设都有更高的要求。”吴红丽说。资管新规出台后,对信托通道类业务产生新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管新规对嵌套层级的限制将有助于信托进一步挤压资管计划的通道业务,同时财产权信托计划通道将会更受欢迎。

用益信托报告指出,从通道业务的特点来看,资金信托计划的投资范围要比证券公司资管计划、基金子公司资管计划和期货公司资管计划的投资范围更广,破产隔离效果也要好于上述资管计划。

对于家族信托而言更是利好,这可成为信托公司积极发展的一个业务。

政策层面,近期,银保监会信托部向各地银监局下发《关于加强规范资产管理业务过渡期内信托监管工作的通知》指出,家族信托不适用于资管新规的相关规定。

对此,北京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孙树强认为,这就使得家族信托不受资管新规的约束,从而提高了投资的灵活性和家族信托作为资管渠道的吸引力。尤其是在投资嵌套方面,将会为家族信托提供很大空间。未来几年将是我国家族信托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此外,资管新规明确规定,私募产品的投资范围由合同约定,可以投资债权类资产、上市或挂牌交易的股票、未上市企业股权(含债转股)和受(收)益权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资产。

孙树强认为,从未来发展来看,银保监会明确在未来发布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办法中,将允许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与依法合规、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合作,组织架构完善、投资管理能力强、且具有一定规模且历史业绩良好的优质私募基金将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从具体需求来看,高净值人士对于经济转型、消费升级、产业变迁、互联网经济等前景十分看好,并愿意通过股权投资搭上经济转型升级这趟列车,这必将带动相关主题的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2月底,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的总规模达到了7.27万亿元,占私募总规模的61%左右。

诺亚财富联合清华大学发布的《2018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白皮书》显示,来自于新兴产业(如互联网)的高净值人士占比逐渐提高,而且年龄段越低的高净值人士处于新兴产业比例越高。

这些高净值人士投资理念较为前卫,九成以上的高净值人士都配置了新经济领域的私募股权基金,并且减少类固收产品配置,增加股票基金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