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邮箱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聚焦主动管理,光大信托正打造多策略标品信托产品
2022-08-23 来源:界面新闻 浏览量:

“转型”是信托公司这几年绕不过去的话题。


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转型再次腾飞的关键节点,国内资本市场的改革与机遇并存。新经济形势下资本市场发展趋势必定是长期向好,但过程中也必然伴随着变数与波动。伴随着资管新规出台到正式落地,去通道、压降融资类信托业务、房地产风险暴露等情况成为近年来信托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话题,因此,如何顺利“过冬”成为信托业持续经营发展的新命题。对于持有全能型金融牌照的金融机构,信托公司如今面临传统业务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新的业务发展模式尚不明确的关键转折点,如何在此背景下成功突破,创造第二增长曲线,将是信托公司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工作。

标品业务是实现超额资本回报和多元资产配置的重要业务模式,大力发展标品业务,对信托业下一阶段的转型发展至关重要。由于资源禀赋不同,如何做好、做大、做强标品业务,光大信托有着自己的理解。

“非标转标”大潮流

实际上,标品信托已经不是新词,发展至今,当我们提到时到底应当如何理解?

光大信托介绍,标品是相对于非标而言的,投资标的为可分割、可变卖,在公开交易市场流通、有公开市价、流动性较强的金融产品和工具,与非标产品相比,标品的信息更加透明,投资者可以在公开市场找得到,例如债券、股票以及衍生品等。因此能在交易所公开交易的资产属于标准化资产,而将标准化资产作为投资标的进行投资的信托业务,业内通常把它定义为标品信托。

有趣的是,同样属于衍生品,近两年火爆的雪球产品却并未被监管认定为标品。虽然底层资产挂钩的是指数、股票,但因为本身是券商收益凭证,所以被监管认定为非标。雪球同样也是光大信托权益团队资产配置的重要载体,例如磐石系列、尊石系列等都持仓雪球,纯雪球类产品在权益团队管理的产品中有一定的规模占比。

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在行业共同努力下,资金信托投向证券市场的占比自2020年开始大幅提升,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占比达24.00%,在所有投向中的名次也从2020年的第五名跃升至第二名,成为仅次于工商企业的投向。

光大信托张海波博士认为,信托非标转标是大势所趋,而权益类资管业务是标准化资管业务的必要组成部分,光大信托有基础和条件发展权益类主动管理业务。与传统私募业务相比,在光大信托可以有更好、更强大的品牌力和渠道力,有更稳定的中后台职能部门的支持,当然也要面对来自于不同监管体系及管理文化下的机遇和挑战。

产品理念:“权益资产固收化”

光大信托从2019年开始建立了专业化固收及权益投资团队,在行业内属于较早进行标品业务专业布局的信托公司。

目前,光大信托聚焦标品业务发展,成立了多个致力于发展标品业务的专业化部门,以证券市场权益投资部为例,在信托业非标转标的大趋势下,以深度基本面研究为基石,覆盖宏观、策略、大类资产、衍生品、行业、上市公司以及新股和再融资市场的研究等领域,聚焦高成长性的优质赛道和优质主体,跟踪上市公司百余家,能够及时捕捉时代脉搏下的市场变化,取得了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为投资人设计出了适合信托客户的“高胜率、中高赔率”的权益产品,逐步打造出了稳健收益特征型打新系列产品,主动及被动管理型衍生品指数投资系列产品,创新组合型定向增发系列产品,创新混合型多策略投资系列产品,主动管理型TOF投资系列、股票多头、固收+衍生品等系列产品,逐步形成了风险收益特征分明,投资策略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切实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在不同市场行情下的投资需求。经过一段时间的投资运作,经营质效持续向好,投资业绩保持稳健,产品创新不断发力,投研体系逐步完善,跨越式发展实现新突破。

截至目前,光大信托已实现主观多头、定向增发、量化中性、衍生品指数投资、多策略TOF、固收+衍生品等全景式策略覆盖模式。未来,光大信托将继续把握资本市场规律,抢抓市场、行业和企业趋势,特别是要紧扣信托转型趋势,抢抓资本市场大势,把握权益投资形势,深度聚焦以TOF、固收+及相对低波动的权益类主动管理产品为核心,持续深耕研发,以专业制胜,为推动标品业务发展接续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信托投资者的特殊性,投研团队提出“权益资产固收化”的战略选择。

信托公司相对于公募、私募等传统权益类资管机构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庞大的传统非标客户,这些客户的收益和风险偏好介于银行理财和公私募基金之间,在非标时代逐步落幕的背景下,能够继续满足这部分客户的收益风险需求的产品,投资标的必然要含有权益类资产。利用权益类资产相对高波动和高收益的特征,通过产品设计、组合投资、降低相关性等方式,把权益类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力争打造成为区别于传统公私募基金产品的具有一定固收特征的信托产品。

例如,光大信托量化中性产品(信博系列),多策略TOF产品(金汇系列),固收+产品(碳中和系列)等。从结果看,信博1号目前年化收益率近6%,最大回撤3%左右,2022年实现正收益;金汇TOF2号目前年化收益率也超过5%,最大回撤4%,2022年同样实现正收益。

另一方面,在4月市场下跌最为惨烈的阶段,光大信托部分产品净值同样遇到了较大回撤。在此阶段,通过高频的客户沟通活动、路演,进行充分的投资者教育,无论产品本身的权益波动特质,还是对市场并不悲观的展望,以及产品投资策略的应对,都让大部分客户对于产品净值的波动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后期回撤较大的部分产品净值在5-6月的大幅反弹中的优异表现,也让客户对于公司的投资管理能力以及对市场的判断有了较强的信心。

展望未来权益市场走势,光大信托认为,中短期市场要消化几个负面压力,包括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美国或进入滞涨阶段且货币政策将有较大的超预期概率、地缘政治危机,在此阶段市场整体以震荡为主,并伴随结构性的投资机会;中长期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房地产大周期的结束意味着直接融资将逐步取代间接融资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老百姓的投资方向也将从房地产转移出来,必然会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流入资本市场,疫情终将结束,疫情后的繁荣将会在资本市场中陆续呈现。

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任重而道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光大信托表示,信托业面临的转型压力是比较大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固收板块方面,面临信用债收益率整体持续下降的压力,给到渠道终端的预期收益率必然下降,相对于银行理财等其他资管机构的固收产品相对竞争优势逐步降低。

权益板块方面,经历2022年上半年的大幅波动,客户对于权益类信托产品的信心大幅降低,需要时间修复。接下来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相比于前两年的压力都会更大。

公司和行业面临的问题是一致的,要突破这些障碍,实现新的发展,光大信托认为核心在于投资者教育。信托公司开展标品业务,特别是权益类标品业务,投资者更应该用理性的眼光和心态看待产品的净值波动。其次,在产品创新研发、投研能力提升、中后台专业度提升等方面亟待提升。要力争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合规评审标准化、组织架构合理化、薪酬激励市场化、运营投后系统化。

虽然有顾虑,但是公司仍然抱有憧憬。光大信托方面说:“无论是权益还是固收,或者通过TOF实现资产配置,在信托行业做标品业务的前景非常广阔。由于房地产行业投资价值的逐步流失,中国投资者未来或将面临资产荒,可选择投资的资产品类将逐渐减少,信托公司为什么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将资金留下来呢?”

立足标准化资产,各家信托公司的切入方式有所不同。

光大信托较早开始布局标品类业务,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其中,固收类标品业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为适应监管政策要求,将原有融资类非标产品通过结构创新包装为投资类标准化产品;一种是类似于银行理财产品的现金管理产品;权益类标品业务切入方式包括阳光私募、主动管理TOF、衍生品指数投资等权益类主动管理业务。

综合来看,光大信托开展标品业务的优势在于:第一,公司标准化债券投资产品规模较大,累计有一千多亿元;第二,权益类主动管理规模逐步增长,累计有一百多亿元;第三,资金端核心竞争力凸显,财富直销团队助力标品业务持续发展。

财富直销团队的支持在开展标品业务方面十分重要。信托公司开展标品业务如果没有自身渠道,仅通过银行、券商等很难实现提质增量的高速发展。“信托本身属于私募性质,银行所能做到的去化能力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信托正处于下行周期,非标资产不断暴露风险,又将导致合作机构对信托持有谨慎态度,不论是非标还是标品。”

大资管时代下,竞争压力不仅来自于同业,也来自于其他资管机构。

光大信托方面表示,信托公司做标品业务相比于其他资管机构劣势居多,无论是中后台对标品业务的理解,还是投研团队都是缺乏积累的,这导致信托公司做标品业务的效率远不及公募、私募、券商资管等传统的标品资管机构。此外,信托业监管政策变化较快且趋严,信托公司更为灵活的优势正在逐步丧失。

那么,相比之下信托公司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光大信托认为,在于原有非标业务所积累的高净值客户,信托公司如果想避免原有的客户和资金迅速流失,大力开展标品业务势在必行。因此,在面临行业转型的压力下,信托行业要抓住主要矛盾,主动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积极应对宏观经济、资本市场、监管政策的深度调整,坚持问题导向、价值导向和战略导向,始终围绕价值管理、风险管理和转型管理的根本要求,积极应对在当前形势下股市巨幅调整带来的市场恐慌情绪,回归经济基本面,回归金融基本本质,回归合理投资逻辑,把握权益投资机会,力争做到“做势、做活、做专、做长”。

“做势”就是要抢抓市场、行业和企业趋势,特别是要紧扣信托转型趋势,抢抓资本市场大势,把握权益投资形势,积极主动把握市场方向和节点,审慎研判宏观经济的长周期、中周期、短周期趋势,主动抢抓发展机遇;

“做活”就是要紧盯政策变化,认真分析资本市场重大政策措施出台的条件和时机,要通过对标监管要求和行业实践,做好前瞻性管理,提升政策研判和决策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关于金融工作重要论述”、“中央经济工作会”、“全国两会”等中央政策要求的分析与研判,理性判断新形势下的应对举措;

“做专”就是要发挥专业优势,以专业取胜。深入研究是投资业绩的基石,要持续打造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全覆盖式的研究体系,构建部门积极健康的学习交流平台,及时做好各类业务储备和知识积累;

“做长”就是要形成独特的品牌和竞争优势。要在弱势周期把握投资结构和投资主题,把握好关键投资要素的波动和变化,提前布局科学合理的投资组合,进而实现价值积累的长期增长及市场波动创造的长期价值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