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邮箱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厦门国际信托总经理助理何金:绿色信托助力信托业转型升级
2023-12-12 作者:蔡越坤 来源:经济观察网 浏览量:

绿色信托正在成为信托行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3年11月21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关于发布《中国信托业社会责任报告(2022-2023)》的公告,其中指出,绿色信托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信托制度优势,立足信托本源业务,持续为绿色金融注入新动能。2022年,信托业坚持以绿色信托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导向,持续丰富绿色信托服务供给,深入扶持绿色产业发展,创新绿色信托业务模式,逐步探索具有信托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近日,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下称“厦门国际信托”)党委委员、总经理助理何金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专访,畅谈信托公司应该如何做好绿色金融、如何把握住绿色信托业务转型的发展机遇,以及厦门国际信托在绿色金融方面的探索等话题。

何金表示,绿色发展的底色,反映着高质量发展的成色。经过多年的实践,信托行业在ESG(即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建设方面已取得一些成绩。在公司治理层面,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数据,半数以上的信托公司已经将ESG及绿色信托等可持续发展目标列入公司战略和业务经营策略。但相较其他金融机构来说,信托公司的ESG治理架构稍显薄弱。

何金建议,对信托公司来说,未来,如何在业务中深入引入、继续贯彻ESG理念,是将要重点布局的方向。信托公司可以积极布局碳金融业务,深度挖掘碳排放权投资基金、碳金融衍生品、碳资产抵质押融资等服务;同时,持续开展ESG研究,深入理解ESG的内涵,与信用风险、资产估值等方面的关系,深化对投资管理的风险和机遇认识。

经济观察网:作为绿色金融的重要实践者,信托公司如何发挥制度功能优势,做好绿色金融?

何金:对信托行业的发展而言,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无疑具有极为重大的指导意义。作为一种灵活的金融工具,信托公司可以充分发挥信托制度和跨市场资产配置的优势,横跨各个金融市场、灵活和创新的交易结构设置,在有效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突破传统金融机构对绿色企业的融资束缚,发挥投贷联动效应,广泛参与绿色信托,针对绿色产业相关企业的融资需求,提供包含绿色信托贷款、绿色股权投资、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产业基金等在内的金融工具及金融服务支持,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比如,信托公司既可以通过发放绿色贷款、购买绿色债券的方式,支持传统行业技术升级改造和绿色产业发展,也可以通过与券商、私募股权基金、市场投资人的合作,设立绿色产业基金,投资有成长性的绿色企业;既可以将污水处理、垃圾回收、清洁发电行业的未来现金流作为基础资产,开展绿色资产证券化业务,也可以运用信托公司长期与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机构合作的经验,开展信托型绿色产业基金业务;既可以创设能源未来收益权信托、碳回购信托等创新工具,参与多层次碳交易市场建设,也可以充分利用信托制度优势,聚合各方资源,设立ESG慈善信托,为社会各界提供参与“双碳”进程的安全、高效、透明的金融平台。

经济观察网:信托公司应该如何把握住绿色信托业务转型的发展机遇?

何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机遇:

一是把握住绿色股权投资信托机遇。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有助于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符合国家战略及产业升级方向的实体产业高速发展,为信托绿色股权投资业务带来机遇。

二是全方位支持绿色产业的融资需求。以能源、电力为典型的绿色产业亦呈现出未来收款现金流较为稳定、可预测期限较长的优点,能源电力收费作为优质的基础资产,符合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债券投资等信托产品的设计理念,拓宽了信托多渠道产品创新在绿色产业领域的市场应用空间。

三是孵化绿色信托新市场。我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已经建立,统一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正在推进建设中。目前碳金融创新主要集中于碳质押贷款领域,随着我国碳市场的不断完善,未来碳资产融资信托、碳资产投资信托以及碳资产服务信托均有进一步发展空间。

经济观察网:信托行业在绿色信托转型过程中面临的痛点及困难是什么?

何金:信托行业在绿色信托转型过程中主要面临着资金资产适配度较低及激励机制不足的痛点。与传统信托业务相比,许多绿色产业类项目经济效益方面存在诸如公益性较强、建设周期长、运营成本高、投资回报偏低等现实问题,在缺乏相应激励机制前提下,制约了绿色信托的发展。

一是资金成本不匹配。目前信托资金成本普遍较高,但多数绿色项目政策性较强,一般由大型国企、央企集团与银行合作实施,并使用相对较低成本的资金,信托公司在开展此类业务时也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

二是资金期限不匹配。信托产品的期限通常不超过3年,较难完全覆盖能源类项目全周期的资金需求,虽然绿色股权投资模式期限灵活,但也可能存在信托投资者短期内无法顺利退出的问题,长期限耐心资金的缺乏,制约信托绿色转型。

经济观察网:如何缓解这些痛点?

何金:信托公司既应提高资金与需求的匹配能力,也应完善考核激励机制。

在提升资金匹配能力方面,一是吸引长期限资金投资,如保险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一般比较稳健,久期(持续期)相对较长,与绿色信托业务需求匹配。二是培育和孵化信托投资者的长期化投资理念,与具有长期绿色投资需求的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具体目标客户可能包括具有绿色低碳投资目标的国企、ESG策略机构,以及认同ESG投资理念的高净值、高净值自然人客户等。三是中长期以规模结合利润作为激励机制的核心指标,优化绿色信托业务机制,通过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计量、报告、评估绿色业务的发展绩效与增量水平。

同时,绿色产业的特征决定了绿色信托业务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还需要监管层面给予绿色信托业务一定的政策支持。一方面,可考虑为绿色信托提供财政支持、税收减免、监管考核评级倾斜等政策支持,改善绿色项目的财务表现,降低绿色信托的业务风险;另一方面,将绿色投融资纳入信托公司的绩效评价过程中,推动信托公司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建设与业务拓展,为绿色信托市场的发展注入活力。

经济观察网:厦门国际信托在绿色金融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有哪些经验?

何金:厦门国际信托积极深化在绿色领域的业务探索,加强制度建设与投研赋能。

为进一步规范绿色信托业务的发展,厦门国际信托结合相关法规及监管政策要求,于2022年7月发布《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绿色信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以发展绿色信托业务为抓手,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制度中明确对于绿色信托业务的尽职调查、审批、放款、后续管理的流程管理要求,围绕客户、项目的环境、社会、治理相关指标,逐步建立ESG负面筛选策略。截至2022年末,厦门国际信托管理的绿色信托项目十余个,存续规模约40亿元,资产投向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产业等。

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开展的绿色债券存续规模超亿元,投资标的包括公司债、定向工具、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碳中和债等类型。

经济观察网:厦门国际信托将如何布局绿色金融,引领业务转型?

何金:绿色信托是信托行业服务国家绿色发展战略目标的主要形式,也是行业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与布局趋势。厦门国际信托将探索进一步细化具体绿色信托模式的政策和引导机制。在现行的业务三分类框架下,公司将重点把握信托工具的优势特点,加强自身业务能力建设,提升与外部合作机构的有效衔接与相互赋能。

厦门国际信托将继续深化ESG评价工具在金融市场业务,特别是以主动管理的债券组合投资产品作为突破口,在引入买方评级的基础上,尝试全面导入ESG评价体系,形成对债券投资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能力;在委托投资业务中,探索与合作机构在ESG金融产品或资产的具体合作机会,加快积累ESG领域投资经验。

在财富管理领域,公司将引导委托人(投资人)的价值投资和理性投资,关注长期价值回报。

厦门国际信托将持续完善绿色工作小组各部门的交流互动机制,增强中后台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协同与赋能。考核评价方面,结合绿色项目投资回报周期长、收益率相对较低等问题提前部署考核激励政策,在业务创新中实现差异化发展,在绿色导向和经济效益中寻求平衡点。运营管理方面,在运营管理长期能力建设过程中,推动运营中台衔接各类ESG金融产品及发行机构的后续管理能力,提升运营中台的标准化处理水平。信息科技方面,持续优化底层数据架构,基于公司绿色信托相关管理制度,完善绿色标签的体系化、精确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数据统计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