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要闻 >  正文 > 

信托知识普及慈善信托:“小投入”做“长期善举”

2025-09-05 浏览量: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 吴彬

“设立慈善信托需要上亿元资金吗?”“普通人能参与吗?”面对这两个常见疑问,信托行业从业者给出了明确答案:慈善信托并非“富豪专属”,普通家庭、中小企业主甚至个人都能以灵活方式参与其中,用小额资金实现长期公益目标。

据光大信托慈善办公室专家、浙江光信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兴峰介绍,根据现行规定,设立慈善信托并无法定资金起点,理论上“一元也能做慈善信托”。实践中,考虑到合同打印、账户管理等基础成本,多数信托公司将起点设为10万元左右,部分机构还支持“集合模式”——多人联合出资达到规模,进一步降低参与门槛。例如,光大兴陇信托的“光信善·上财抗疫兴教1号慈善信托”就是由两名自然人委托人出资2000元,支持上海财经大学师生抗击新冠疫情,资金虽少却精准解决了校园防疫的小额物资需求。

王兴峰表示,普通人想设立慈善信托,流程也并不复杂,主要分为以下步骤:确定“想帮谁、做什么”的慈善目的,比如资助听障儿童适配助听器、支持乡村学校修缮;选择有经验的信托公司及保管银行、监察人等合作方;与信托公司共同设计合同条款,明确资金用途、受益条件等核心内容;签订信托文件并完成信托财产交付;由信托公司向民政部门备案;完成信托产品登记,即可正式运行。

“设立慈善信托是一种契约关系,通过契约来控制善款的使用,并不是把财产捐赠给信托公司,采用委托人指令或决策委员会的形式,捐赠者仍保留了较大决策权利,信托财产独立于信托公司,也独立于其他的慈善信托。”王兴峰说。

据王兴峰介绍,慈善信托很灵活,可以实现“私人定制”,比如救助因烧烫伤而在某医院住院治疗的儿童,再比如修缮某地的一座古寺庙的大殿,视信托公司的执行能力而定,可以支持在《慈善法》慈善活动范围内非常具体的公益方向。“需要强调的是,慈善信托必须是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的人群且以公益为目的,并且不能指定特定的、明确的受益人,或者关联人士。在这点上,慈善信托与工会的职能、家族信托的职能是有区别的。工会或家族信托可以成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受益人可以是在特定的区域生活、居住的人,但是不能直接指定自己的职工或者家族成员为受益人。因此,在善款的使用方面,设立慈善信托可以更好地体现和实现捐赠者的意愿。”王兴峰说。

此外,慈善信托的灵活性还体现在财产形式上。除现金外,股权、知识产权、艺术品等都可作为信托财产,不过房产、股权等因涉及过户登记和税负问题,操作相对复杂,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开始试点探索,未来有望进一步简化流程。

“以前觉得做慈善只能捐钱,现在知道还能‘定制’自己的公益计划。”一位参与集合慈善信托的中产家庭代表表示,自己每年投入2万元,定向支持乡村教师培训,“能看到资金流向和效果,比单纯捐款更安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