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邮箱登录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English
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只有40人,姚江涛怎样拼出3千亿的中航信托
2016-03-15 作者:罗小清 屈燕 来源:《当代金融家》 浏览量:

    在姚江涛看来,随着金融混业经营逐渐走上前台,信托业开始面临日益多元的竞争压力,手握信托牌照“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深度挖掘信托制度的灵活性、发挥信托创新探索的先发优势、开辟行业发展的新蓝海成为当务之急。

宝剑锋从磨砺出。

作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2015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第156位)麾下金融投资业务领域的成员单位之一,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信托”)无论在中国信托业还是中航工业集团的地位都因其独特性而格外引人瞩目。

相比国内2002年前就完成重新登记的多数信托公司,发端于原江西江南信托的中航信托2009年底才完成重新登记展业。虽然起步晚了七八年,但在中航信托总经理姚江涛的带领下,最初一支40多人的团队,仅用了短短6年时间,就成功实现后发先至,不仅将原本囿于江南一隅的信托业务平台迅速扩张至全国多个领域,中航信托资产更从2010年底的不足400亿元跃升至2015年底的超过3300亿元,跻身行业第一方阵。

卓越的领导力不仅来自姚江涛从事金融行业近30年的风雨历练,还来自他作为中航信托领军人的长期思考。早在20世纪80年代,姚江涛就进入中国农业银行,之后历任江西江南信托党委书记、总裁,江南证券总经理、董事长,再到回归中航信托担任总经理,转战中航系统、进出信托行业之间,对国家经济走势及金融市场变革的深刻理解与判断,促使他“跳出信托看信托”,站在行业本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待“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质与核心,“实际上,就是为老百姓找到真正的优质资产,在这个过程中保值、增值。”他说。

发展:“三步走”品牌战略

尽管今天的中航信托已成为一匹货真价实的行业“黑马”奔腾而来,但在2009年重新登记之时,却是一名面临诸多挑战的行业“新兵”,资本小、底子薄,信托业务几乎从零开始。

为了高效高质完成改革与发展愿景,在姚江涛主导下,中航信托于2009年在业内率先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新加坡华侨银行,优化公司股权结构,计划展开深度合作;并专门聘请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为公司设计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2010年到2012年,为生存期,主要任务是解决企业生存问题,在行业中站稳脚跟,并通过增资扩股,提升市场份额,达到行业中游水平;第二步从2013年到2015年,为发展期,重点培养和发展中航信托战略核心业务以及该业务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能力,完善投资团队与风险管理体系,增强公司业务的创新能力,力争进入业内前15名;第三步从2016年到2020年,为品牌期,全面开展各项业务,树立公司品牌形象,在创新业务领域和创新产品开发上成为行业领导者。

事实上,在生存期的最后一年,中航信托受托资产规模已接近1400亿元,成功跻身“千亿俱乐部”,在68家信托公司里大幅赶超至第17名。

“这是因为我们抓住了两个红利,信托的制度红利和宏观的经济发展红利。但随着回归信托主业的行业趋势日渐明朗,以往信托公司赖以生存的通道业务将难以为继,如何赶在经济下行之前找到新的业务发展模式和利润增长点成为当务之急。”姚江涛冷静地分析道。

在他看来,随着大资管时代的到来以及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实施,金融混业经营逐渐走上前台,信托业开始面临日益多元的竞争压力,私募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财富管理业务,均面临着其他金融行业涉足、分享甚至超越的竞争格局,手握信托牌照“躺着赚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与其被动应对激烈的竞争,不如主动选择“去信托化”,深度挖掘信托制度的灵活性,发挥信托创新探索的先发优势,开辟行业发展的新蓝海。

因此,从公司起步的第一个阶段开始,姚江涛就对“什么才是适应中国国情的信托商业模式”进行着思索。“从整个产业链、理财价值链的角度分析,信托公司业务最终可以形成三个发展阶段,即私募投行、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的‘三驾马车’。”他说。思路明确了,方向清晰了,接下来就是基于考核要求,将每一个阶段具体量化并执行落地。

针对三大业务条线探索多元驱动机制,即建立私募投行的专业驱动、资产管理的策略驱动、财富管理的服务驱动。为此,他提出增强主动管理业务规模的发展思路,率领团队集中力量推进建立与公司发展相匹配的产品体系、客户体系、组织体系与管理体系“四大体系”,制定了客户价值、社会价值、股东价值和员工价值“四位一体”的分享型价值创造和价值增长的公司运营机制,全心为核心客户提供个性化、全方位的金融解决方案,致力于发展成为国内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专业化的一流金融服务商。截至目前,这三大业务条线均已建立起清晰的定位与格局,在互动互促的动态发展中,进入优化与深度拓展阶段。

转型:专业化能力与创新

在中航信托谋划战略转型的同时,我国宏观经济开始步入“新常态”时期,金融同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及信托制度红利的逐渐弱化,也令信托从业者不得不正视须及早突破传统增长模式、推进业务转型创新的现实。尤其是从中短期看,缺乏新的业务增长点成为行业大患。

此时,中航信托已进入“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发展期”中期阶段。公司要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首要面临的就是发展战略与业务格局的深度调整。在这种情况下,姚江涛将2014年定位为公司的“转型发展年”,2015年定位为“转型攻坚年”,强调以转型强内功、以改革促发展,以提升能力和改进管理为根本,实现业务转型,重点在“产业专业化能力、境内外资产配置、互联网金融、尽责管理”四方面取得突破。

在产业投向领域,聚焦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背景下,公司致力于新能源全产业链的整合与金融服务,为业内优质的合作伙伴提供投融资综合金融服务,通过信托结构设计积极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创新发展。目前,已与中国风电、顺风投资、亚洲新能源、大唐新能源、华平中国、亚美大陆等国际一流的新能源企业建立合作,投资项目涉及风能、电能、煤层气、节能等绿色领域,并设想在集团内推广合同能源、清洁能源项目,共同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我们不仅仅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自然环境的永续发展和金融生态的健康构建履行我们应尽的职责。”姚江涛说。

在商业模式领域,以设立产业基金为主要方式,积极参与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PPP)新型合作发展模式。2012年,公司参与山东即墨的老城区搬迁项目,投资51亿元建设即墨市蓝色新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开创了中航信托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的新模式。在此基础上,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力争在基础产业金融投资领域进一步创新发展。目前,已与四川省和江西省就省级PPP基金的设立及管理达成了全面合作协议,由中航信托主导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的设立及运营。与广西、江西等政府的PPP项目合作也在积极洽谈中。

在资产管理领域,为客户努力寻找和构建安全资产、成为稳健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和一流的资产管理服务商是资管部的发展定位与愿景,经过短短一年半发展,资管部已经建立起包含现金管理、固定收益、权益投资、专户管理全条线覆盖的产品体系。以基于大类资产配置的主动管理为路径,充分兼顾期限、风险、收益多元因素,建立投资策略驱动的资产组合,在已经成功打造现金管理类明星产品“天玑聚富”的基础上,向深化拓展“中航资管”的品牌建设稳步努力。

在新兴业态领域,专门成立互联网金融小组,建立互联网思维优化产品设计营销,提升线上服务水平。一是重视互联网对客户的影响,主动适应客户需求;二是积极探索互联网业态对现有客户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的改变;三是将互联网作为全面服务工具和平台,夯实为互联网客户进行服务的扎实基础。

在产品设计领域,紧扣消费金融与行业发展脉搏,与宜信、格上、洋河酒厂等消费类企业合作,创新产品设计,开发消费信托类的普惠金融产品。下一步,公司将选择国内在汽车消费P2P领域的领先企业,共同探讨股权加债权的合作方式。

在品牌建设领域,注重理论研究对实务操作的重要指导价值,积极参与监管机构及信托行业协会组织的信托行业研究,并且与知名高校、金融研究机构深度合作,设立合资金融与法律研究促进信托基金,通过系列专项课题研究,提升中航信托研究的品牌价值,为实务操作贡献持续创新的应用性价值。